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致受控,加上貨幣及財政政策的強力刺激,于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復蘇,在首季收縮百分之六點八後,次季展現V彈,錄得百分之三點二增長,勝過市場預期。雖然喜出望外,卻不應忽視復蘇格局存在不平衡,正是投資強而消費弱,這問題必須處理,才能令經濟回穩,而民眾又能感受到實惠。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昨天公佈第二季數據時,形容經濟運作穩步復蘇,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場預期總體向好,社會發展大局穩定。然而,在記者提問下,該發言人承認“供給端的恢復快於需求端”,主要體現于投資快步回升,固定資産投資累計跌幅由首三個月的百分之十六點一,顯著收窄至上半年的百分之三點一,意味第二季強勁增長。可是消費步伐嚴重滯後,六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仍下降百分之一點八,未如預期由跌轉升。
投資強而消費弱會衍生不少問題。首先,雖然中央強調投資要集中于“兩新一重”(新型基建、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及水利等重大工程)和公共?生設施,但在短時間內急步增加,會否令重復建設、過剩産能、債務等老問題捲土重來?而且,投資增長主要來自國企,是官意主導,資源未必得到最有效配置。
另一方面,由於經濟結構已逐漸邁向消費帶動,若消費不振,定必拖慢復蘇。事實上,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産業上季僅增長百分之一點九,遠低於以製造業為主的第二産業百分之四點七增幅。服務業向來是創造職位的主力,現在只怕反過來拖後腿,例如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五百六十四萬人,表面上完成全年目標近六成三,但主因是中央早前把目標下調,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實際少了一百七十三萬人。監于形勢嚴峻,中央已千方百計推動就業,週三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便提出,“部署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重點支援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創業”。
基建投資可以由政府話事,要振興服務業便必須靠消費,可惜説易行難。過去幾年內地經濟增長不斷減速,提振消費的政策一個接一個,卻受制于結構性因素導致效果難長久,民眾面對社會保障不足,自然不敢亂花錢,當樓價持續上升,往往要節衣縮食才能置業,又哪有餘錢消費。一場新冠疫情更令問題雪上加霜,上半年內地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質下跌百分之一點三,而且這已是受惠于轉移凈收入大增百分之八點二,否則情況更差。
歸根究柢,催谷消費不外乎幾道板斧,最直接是讓民眾買得起。中央推出的相關措施,諸如深化市場改革發展消費金融,藉此鼓勵民眾買車、換車。這樣無疑有助釋放民間購買力,但信貸放寬之餘亦須管好,既要避免過度提前消費透支未來,也要處理壞賬問題,否則弊多於利。
再者,還要掃除另一遏抑消費的大敵,就是居高不下的樓市。當局得從穩定供應入手,若樓價持續上漲,只升不跌的預期心理無變,民眾會傾向把更大比例的收入儲起來作置業首期或供樓,消費便很難動起來。
當然,收入增加也可促進消費,而且更加有效,惟必須循正路,勿借助投機取巧。近期中央似有意利用股市製造財富效應,官媒不約而同唱好所謂的“健康牛”,營造炒股賺錢氛圍,但股市畢竟有其規律,更非穩賺不賠,好像A股近期連日下挫,如民眾聽從號召入市,恐已得不償失。
短期內較能見效的始終是財政補助,即是中央經常強調的各式直達基層轉移支付。民眾手裏實實在在有了錢,或多或少會增加消費,對於捉襟見肘的基層更是立竿見影,不但可幫助百姓渡過疫下艱難,還可改善復蘇不平衡的格局。
自年初爆發新冠疫情後,中國的應對方法與其他國家有很大分別,除了舉國封城抗疫,也沒有像歐美直接向民眾或企業派錢,主要是依靠寬鬆信貸及積極支援基建投資,經濟很快恢復增長,打勝抗疫第一仗。不過,要讓民眾的生活回到疫前,重建對經濟及社會的安全感,相信還得不斷摸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源:路透中文網 2020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