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老年群體 遠離詐騙行為
隨著“3.15金融消費者權益日”的到來,為進一步關愛老年群體,提升老年群體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風險防範意識,建行重慶市分行為老年朋友梳理了最常見的六類詐騙行為,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1.保健養生類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免費旅遊、VIP體檢、誇大保健品效果,安排“老人”現身説法,忽悠老人往銷售公司存錢等方式進行詐騙。
風險提示:面對保健品詐騙,不要相信有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藥,如果患有疾病,要主動到醫院就醫,保健品不能治愈疾病。
2.角色扮演類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冒充政府工作人員、燃氣公司或水電公司員工等方式進行詐騙。
風險提示:遇到自稱政府工作人員來訪時,應核實其身份,要求其出示工作證,必要時向其單位核實其身份,不要輕信“天上掉餡餅”。
3.收藏品類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誇大價值騙取“標的費”,承諾高價回購收藏品行騙,免費鑒寶“局中局”詐騙。
風險提示:老年人參與收藏品鑒定或拍賣,一定要到專業部門,不要輕信電話、網路、電視推銷。謹防所謂“拍賣公司”“藝術品公司”的詐騙陷阱。
4.虛假廣告類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消費返本複利、廣告誘惑、免費旅遊、網路理財、高息回報等方式詐騙。
風險提示:老年人在投資貴重物品、購買理財産品時,應當先了解相關的基本知識、通過正規渠道諮詢專業的從業人員,再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做出謹慎的選擇,以免被虛假廣告騙取錢財。
5.騙婚騙財類詐騙。
不法分子在網路上或公園等老年人聚集地炫耀財富、地位、家庭背景等,虛構婚姻不幸福、自己擁有雄厚財富等騙取同情心或博取好感,進而謀財。
風險提示:老人在遇到此類情形時要明確對方身份,如遇對方多次索要錢財,都要謹慎對待,可同子女商量。
6.電信網路詐騙。
不法分子冒充國家相關工作人員調查唬人;冒充親友請求“匯錢救急”;虛構中獎;電話推銷等。
風險提示:預防電信詐騙,要做到“五不要”。不要輕信不明對象及可疑資訊;不要因貪小利而受違法短資訊誘惑;不要撥打短資訊中的陌生電話;不要向陌生人匯款、轉賬;不要洩露個人資訊,特別是銀行卡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