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公司機構首頁
受新出口訂單指數大降至逾兩年低位拖累,財新中國7月製造業PMI指數跌至八個月低點,對於未來一年的前景業界信心仍然相對低迷。在內需偏弱、環保政策嚴厲以及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發酵的影響下,製造業前景恐面臨更多挑戰。
財新/Markit週三聯合公佈,經季節性調整的7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8,與路透調查預估中值一致,但低於上月的51,且為2017年11月以來最低水準。不過該指數依然連續14個月處於擴張區間。
“總體而言,數據顯示了製造業放緩的趨勢,出口市場暗淡拖累了整個行業的表現。”財新智庫莫尼塔宏觀研究主管鐘正生指出。
他稱,一方面有採購庫存增加和資本週轉壓力減輕的積極因素,就業指數雖仍在50下方但有所回升,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産出和新訂單指數雙雙下滑,新出口訂單指數降至2016年6月以來最低,意味著出口市場繼續惡化。
“新訂單增速連續兩月放緩,並且低於歷史水準。數據顯示,原因在於外需減少,出口已連續四個月出現收縮,新接出口業務量錄得略逾兩年來最顯著降幅,廠商的報告顯示市況疲軟,”Markit提供的新聞稿稱。
與此同時,7月製造商對未來一年生産前景的信心相對低迷,繼續維持在上月的六個月低點附近。月內17%受訪廠商預計未來12個月産量將會上升,7%廠商預期將減産。廠商的信心源於對市況改善、新産品開發和公司投資計劃的憧憬,另外一部分廠商則表達了對市況艱難、環保政策嚴格和貿易戰的擔憂。
價格方面,投入和出廠價格指數均下降,但還在擴張區間,顯示價格上漲壓力減輕。調查顯示,成本增加是源於原料(包括鋼鐵和石油等)價格上漲。對於出廠價格,部分受訪廠商表示,需求相對低迷,限制了定價權。
庫存方面,鐘正生指出,産成品庫存7月加速減少,而採購庫存開始擴張,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説明製造業者已降低産成品庫存並開始補充原材料庫存。
根據Markit新聞稿,成品庫存下降的廠商普遍表示,原因是為了交付新訂單和原有訂單而增加動用現有庫存。月內部分廠商因新訂單量增長而增加採購庫存,而另外一些廠商則採取相對謹慎的庫存策略。
鐘正生並稱,供應商供貨時間指數儘管還在50以下,但也在上升,可能預示著製造業資本週轉狀況有所改善。據新聞稿,許多受訪廠商反映,嚴格的環保督查政策和庫存短缺,影響了供應商的交貨速度。不過,本月供應商供貨延誤程度為五個月來最輕微。
中國7月官方製造業PMI跌至五個月低點,非製造業PMI降至11個月低位,當月綜合PMI亦回落至五個月低位,主要受貿易摩擦升溫和部分行業進入傳統生産淡季等因素影響,同時也表明下半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增大。
中國財新傳媒2015年6月底宣佈獲得Markit公司編制的PMI在中國的冠名權,財新中國PMI于當年8月起正式發佈,更名後PMI統計方法不變。PMI高於50表示擴張,低於50則表明萎縮。
來源:路透中文網 2018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