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2014-03-11
水秀,則山青。
當前,中國銀行業經營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對銀行業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中國實體經濟振興,也需要銀行業鼎力相助。
作為一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建設銀行正秉承“創新驅動發展”的理念,向建設“創新型銀行”的目標邁進。
數字顯示,2013年,建設銀行共完成産品創新961項,較2012年增加613項,超過70項産品創新來自於個人、小企業、電子銀行、公司、投行、國際、資金結算和機構條線,有近20項研發的拳頭産品在社會各類評獎活動中獲獎。
建設銀行的産品創新,立足於服務實體經濟,把紮根實體經濟、支援實體經濟、與實體經濟共成長作為産品創新之依歸。
正如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那樣,讓金融成為一池活水,更好地澆灌小微企業、“三農”等實體經濟之樹。
驅動力---資訊技術大顯身手
推動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銀行,是落實“十八大”關於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是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力,是打造一流商業銀行的必由之路。
其中,現代資訊技術,成為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這方面,建設銀行一直將資訊技術的發展作為産品創新的驅動力,努力抓住新技術、新模式帶來的創新機會,構建新的行銷模式、客戶服務模式和運營模式,大力推進電子銀行、移動金融、智慧終端、新一代IC卡應用等方面的産品創新,提升客戶體驗。
“善融商務”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2012年,建設銀行在國內銀行業內率先推出了可支援B2B、B2C交易的“善融商務”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平臺,以“亦商亦融”為主要特色,消費者在該平臺上選購商品時,可以網上申請分期付款,是科技與金融的有機結合。
此外,這家銀行與網際網路領域“跨界”合作的創新之舉,突破了傳統銀行業務邊界,搭建電商平臺從源頭上獲取客戶資源以及物流和資金流資訊,並以此為基礎為客戶提供豐富的融資産品和結算模式。
目前,“善融商務”註冊會員已突破300萬,交易額300億元,融資規模達數十億。
這樣的創新還有許多。
為企業提供貼心電子化金融服務的“E商貿通”,亦可圈可點。
據了解,“E商貿通”是為大型商貿電子交易市場及其所屬中小企業會員,提供電子商務資金結算、清算、託管等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平臺,在同業中率先實現了支援交易市場在銀行為會員開立獨立指定賬戶,對會員資金直接管理,對穩存增收,發展客戶有積極作用。接入E商貿通商戶,包括中國煤炭交易中心、鄭州糧食批發中心等一大批行業龍頭客戶。
據建設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電子銀行已超過櫃面渠道成為最主要的交易渠道,有效化解客戶進銀行辦業務排隊問題。手機銀行在同業保持領先優勢,支付業務方面,建設銀行在支付寶、銀聯以及鐵道部客運支付系統的電子支付份額已超越同行。
扶小微---百花齊放助百業爭先
建設銀行已經成為了千千萬萬個小微企業創業、發展的金融夥伴。
“綢都贏”、“互助通”、“增易貸”、“全押通”、“助保貸”(木瀆版)……這些出現在建設銀行蘇州分行創新産品清單上的名字背後,是一系列頗具影響力的創新成果。
截至2013年9月末,該行小企業信貸客戶數為3200余戶,人民幣貸款餘額近240億元。
正是因為這些業績,蘇州分行被全國金融工會授予“支援中小企業先進集體”。
其實,蘇州分行在服務中小企業方面的成績,只是建設銀行支援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成果的一角。
為了支援中小微企業發展,建設銀行2009年專門設立了小企業業務部。
近年來,建設銀行在全行上下明確了小微企業業務的發展思路和定位,持續推進向小額化、標準化轉型,並在小微企業業務的模式、流程、産品、風險管理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創新,圍繞小額化、標準化、專業化,初步建立了促進小微企業業務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業務發展成效明顯。
“不同類型的小微企業會有不同的融資需求,我們針對小微企業所處的不同生命週期及不同的風險緩釋能力,在同業中率先建立了以授信評價、抵押擔保、快速質押、信用貸款為核心特點的四大類小微企業産品體系,推出全行性小微企業特色産品30余項,區域性特色産品近100個,打造了同業中最為完善的産品體系,基本涵蓋不同小微企業客戶的融資需求。”建設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悉,建設銀行針對小微企業集群化發展趨勢,探索建立了規劃在先、批量開發、標準化操作的“一鏈一圈一平臺”的客戶群批量行銷模式;針對小微企業缺乏有效抵押物的特點,相繼開發了小微企業“善融貸”、“助保貸”、“供應貸”等專屬産品,改變了過去銀行貸款必須全部提供抵押擔保的傳統做法。
建行人深入專業市場、商圈開展實地調研,嚴謹論證、踏實創新,深挖客戶群特色需求;以核心企業為切入點,為上下游小微企業真誠打造個性化綜合服務方案;開拓創新思維,整合內外資源,探索與政府、保險公司等第三方機構的合作。
創新的熱忱、勤奮的努力最終轉變為一個個響亮的名字——“成長之路”、“速貸通”、“助保貸”、“信用貸”、“善融貸”……百花齊放,領先同業。
截至2013年9月末,“成長之路”貸款餘額4958.68億元,客戶數51853戶;“速貸通”貸款餘額1007.3億元,客戶數26472戶;“助保貸”貸款餘額143.02億元,客戶數2719戶;“信用貸”貸款餘額65.63億元,客戶數9541戶,其中“善融貸”貸款餘額44.40億元,客戶數8189戶。
近三年來,建設銀行已累計為18萬戶小企業發放超過1.9萬億元貸款,幾乎覆蓋了與民生相關的各類行業,間接提供超過2000萬個就業崗位,為200多萬個小微企業提供結算服務,超過全國小微企業總數的20%。建設銀行已發展成為服務和支援小微企業的生力軍,成為了千千萬萬個小微企業創業、發展的金融夥伴和眾多小微企業信賴的金融專家。
助轉型---綠色信貸大有可為
建設銀行支援建設的亞洲最大的風力發電場--新疆達坂城風力發電場。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實施建築能效提升、節能産品惠民工程,發展清潔生産、綠色低碳技術和迴圈技術,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強化節水、節材和資源綜合利用。加快開發應用節能環保技術和産品,把節能環保産業打造成生機勃勃的朝陽産業。
助推産業生級,提高綠色産品産值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一直是負責任的國有商業銀行的努力方向。
建設銀行就是其中的先行者。
2007年,《中國銀監會節能減排授信工作指導意見》下發以後,建設銀行就以此為契機,積極推動綠色信貸政策在建設銀行落地。
此後,建設銀行根據《中國銀監會關於印發綠色信貸指引的通知》提出的監管要求,結合《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和《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目標和任務,制定下發了《落實銀監會綠色信貸指引工作方案》和《轉發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綠色信貸工作意見的通知》,細化全行各部門的職責分工,積極建立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體系,確定綠色信貸發展戰略,在貸前、貸中、貸後等各環節加強綠色信貸組織管理和綠色信貸能力建設,積極開展綠色信貸流程梳理工作,有效地推進綠色信貸業務健康、快速發展。
2012年,建設銀行又下發了《中國建設銀行節能減排信貸指導意見》,明確“十二五”落實節能減排的總體目標、增量增速控制目標、行業客戶調整目標、産品結構調整任務、區域發展任務,明晰落實節能減排政策的重點領域和識別要點。
其中,包括節能、減排、迴圈經濟、清潔能源、綠色生態、現代服務産業和戰略新興産業等六大重點領域,涉及鋼鐵、水泥、平板玻璃、建築衛生陶瓷、墻體材料製造、造紙、交通、電力、煤炭、石油、天然氣、石化、化工、有色金屬、食品等多個行業,提出落實節能減排的八大具體措施。
2013年初,銀監會下發《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綠色信貸工作的意見》後,建設銀行又以此為契機,要求全行牢固樹立綠色信貸理念,以綠色信貸標準調整信貸結構,加強綠色信貸執行情況的內控評價,提高環境和社會風險防範能力。
目前,建設銀行現行《信貸政策與結構調整要點》中,突出節能減排和綠色信貸導向,引導信貸資源投向低碳經濟、迴圈經濟和綠色經濟領域,將“節能環保産業”和“戰略新興産業”列為優先支援行業,給予重點支援。鼓勵進入符合産業結構升級和自主創新導向、低碳經濟相關行業。對於戰略新興産業客戶,滿足相關行業客戶底線要求,經一級分行業務主管部門審核確認後,可列為“優先支援類”客戶。
此外,建設銀行要求客戶和項目必須嚴格遵循節能減排要求,環保不達標一票否決。而對於高耗能、高排放和産能過剩行業客戶,則執行從嚴的信貸準入政策。
同時,進一步強化高耗能、高排放和産能過剩行業的授信管理
據了解,針對一些存在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的企業,主動或被動對環境造成嚴重損害,威脅公眾安全的情況,建設銀行下發《關於加強高污染、高環境風險企業授信管理的通知》,要求強化貸前調查和環境評估,對列入“雙高”産品設備工藝名錄、列入環保部門通報“黑名單”客戶、環保政策不支援的高耗能及産能過剩行業、安全生産高危企業、其他惡意排污等道德違規企業不得審批新增任何形式的授信業務,並從嚴執行總行信貸政策,凍結並逐步壓縮這些敏感類行業存量客戶的信貸業務。
惠三農---國家責任肩上扛
2013年2月,南部縣從眾種植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競標獲得當地政府採購白楊樹、桂花樹、銀杏樹項目,但法定代表人何總卻因為採購樹苗資金缺口40萬元沒有落實而很著急。
何總與幾家銀行接觸均未得到解決,當地信用聯社雖然表示可以支援,但高達12%的年融資成本卻讓何總無法接受。
此時,建設銀行南部縣支行正在對農業專業合作社這一組織類型進行初步的市場調研,通過主管部門,了解到了南部縣從眾種植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需求。
縣支行隨即安排了客戶經理到該合作社進行現場走訪,從初次接觸起算,10個工作日內,40萬貸款就發放到了客戶賬上,為客戶解了燃眉之急。
對南部縣從眾種植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貸款支援,只是建設銀行支援“三農”的一個縮影。
民豐則國富,倉廩實而後天下安!
近年來,建設銀行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金融服務“三農”的政策導向,深刻領會國家“支農惠農”的政策精神,持續推進經營方式轉變,加快業務結構調整,經營業績取得持續增長的同時,努力踐行社會責任、創新服務“三農”發展。
為有效支援服務業發展,建設銀行對服務業實行了差別化的扶持政策。在近年信貸政策與結構調整方案中,均將現代服務業列為優先支援行業。
2009年以來,建設銀行每年出臺專門的政策支援“三農”,涉農業務保持持續高速發展的態勢。
2009年,建設銀行制定了《中國建設銀行“三農”行業信貸行銷指引》,確定“三農”服務重點。
2010年,又制定了《中國建設銀行支援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政策措施》,結合國家西部大開發的規劃,要求對西部省份大中型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農業産業化發展、西部農民脫貧致富等加大信貸投入。
據了解,經過不斷創新,建設銀行已形成“創新産品和創新機構”支援“三農”的服務特色,並在全國同業中率先創新了新農村建設貸款、小額農戶貸款、林權抵押貸款、農業訂單貸款、農民工特色銀行卡等十余個系列産品。
特別是近幾年來,涉農貸款增速均遠高於同期各項貸款平均增速,超額完成監管部門對涉農貸款增量不低於上年、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的“兩個不低於”的要求,國務院領導、監管部門及社會媒體均對建設銀行服務“三農”給予高度肯定。
建設銀行將金融服務送到神州大地田間地頭,通過發起設立村鎮銀行,增加農村服務網點,使許多地方農民“人不出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現代金融服務。截至2013年9月末,建設銀行涉農貸款餘額1.4萬億元,比年初增加1419.27億元,增速11.13%。
走出去---扶開工送一程
國家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為銀行海外業務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契機,對於建設銀行亦是如此。
2013年,建設銀行多個海外機構開業。“俄羅斯子行、迪拜子行、台北分行、大阪分行、盧森堡分行相繼開業,這是建設銀行成立以來海外業務的大豐收。”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如是説。
數據十分惹眼:跨境客戶數首破萬家;2013年12月單月跨境結算量首超千億元大關,境內跨境業務量近萬億元,境內外合計近2萬億元。
網點數量增加的同時,業務拓展的步伐也在加快。
僅以建設銀行倫敦子行為例,該行資産從2013年初的8億美元快速增至61.1億美元,實現“當地中資銀行資産規模第二”的目標;形成了以倫敦子行為中心的建設銀行跨境和離岸人民幣清算模式;以建設銀行倫敦為中心的海外機構人民幣集中清算網路成功運作。
建設銀行倫敦子行只是建設銀行海外業務發展的一個縮影。
目前建設銀行已初步構建起多層次、多元化的海外機構網路,由一家專注于國內業務的銀行,轉變為網路覆蓋全球五大洲主要金融市場,與1432家境外代理行建立業務聯繫的大型商業銀行,業務範圍涵蓋批發業務、零售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等多個領域。
2014年,建設銀行提出“由傳統型銀行向創新型銀行轉型”的目標,更加強調從要素驅動為主向創新驅動為主轉變,通過産品創新、流程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模式創新,破解發展與資本約束、規模約束和資源約束的矛盾,激發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創新也正成為海外分行吸引客戶眼球,拓展自身業務的法寶。
以建設銀行首爾分行為例。
該行與建設銀行深圳分行合作創新“雙保通”産品,靈活運用海外資金解決了境內分行外匯資金緊張問題,累計辦理該産品2.3億美元。
“有企業曾向我抱怨,他們在歐美、在非洲,包括在南美、東南亞國家,有那麼多的分公司和項目,但是建設銀行的服務越來越不夠。因此,我深深感受到建設銀行走出去的步子應該加快,增強配合企業走出去的緊迫感,現在的形勢要求快點走出去。”王洪章説。
根據最新海外發展規劃,建設銀行海外機構佈局採取“做強亞太地區,擴展歐美網路,開拓新興市場”的發展戰略,堅持自設與並購並重,統籌協調,加快推進,構建多種形式和不同層次的海外機構網路。
採訪手記:60年新開端
60載,一甲子。意味著成熟,也可能是新的開始。
1954年,建設銀行誕生。也在那一年,王洪章出生在東北黑土地上的遼寧。
與建設銀行同齡,與建設銀行共行。
王洪章在甲子之年,沒有太多留戀過去的時光,毅然決然帶著建設銀行,走在創新的大路上。
創新,也意味著風險在加大。
王洪章當然明白其中的意味。作為一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董事長,他首先要保證這艘大船安全航行。
因此,我們看到,2013年建設銀行三季度不良貸款率降到了0.98%,較6月末下降0.01個百分點,資産品質在國內商業銀行中持續保持領先水準。
因此,我們看到,建設銀行三大戰略之一的集約化經營中,風險管控自然也就成為董事會和高管層關注的重點。
這一切,不是最終結果。而是為了新的征程。
因此,我們看到,建設銀行董事會建立了戰略與創新專題會議制度。
也因此,我們看到,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建設銀行不僅能主動落實國家戰略,還能將這種國家賦予的責任,與股東的訴求緊密結合起來,也就有了全年實現961項創新産品的成績。
建行人明白,這只是一個開始,一切還不完善。
但建行人也清楚,只要開始新征途,就有機會贏得新的未來。
最重要的是,他們已經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